環境影響,台灣較無使用牙線的觀念,只用牙刷清潔常常留有死角、無法清理乾淨。而食物往往在24-48小時後就會形成牙結石,日積月累,牙結石會把牙齦撐開、撐鬆,慢慢變成牙周囊袋。牙周囊袋就像一個垃圾袋,食物會掉在裡面,累積後產生的發炎反應造成骨頭被吸收,牙齒就開始動搖。等到真的很搖、發現的時候通常都是要拔掉了,但這過程也很少有明顯的疼痛感,造成病患病識感較低。
先用牙刷還是先用牙線?日常檢視口腔護理
這邊給大家一個觀念,做大掃除的時候,我們會先把大範圍的東西清乾淨,小部分的細節另外再去做清潔,所以刷牙也是相同道理。先用牙刷把大範圍的食物清乾淨之後,再使用牙線或者牙間刷清潔牙縫小範圍的區域,更重要的是「每天」做清潔喔!牙周疾病的預防歸根究底就是「清乾淨」。這邊也推薦大家詢問醫師,學習一下牙線使用方法,因為每個人的牙齒排列不一樣,可能有些特別的地方都需要再做處理,也可以每半年做檢查。去更新一下,有沒有哪個地方是有疏忽的。
如果想要自我檢測牙縫清潔的夠不夠徹底,有一個最直觀的方式就是聞聞看,清完之後聞你的清潔工具,如果還臭臭的,那可以再多清幾遍,比起照鏡子,這是一個相對快速判斷的方式,或是使用藥局可買到的牙菌斑檢測劑,把牙箘班染色來檢測。
牙線棒不能取代牙線嗎?
有些人會說,我有用牙線棒啊!為什麼還是有牙周病?牙線棒在外是很方便的,但形狀的關係,無法360度清潔每顆牙齒,像是後方大牙與臼齒。所以常看到後方有牙周病,前牙卻很乾淨的病患,通常一問都是使用牙線棒來做清潔。
牙周病怎麼治療?
輕度的話,可以配合健保「牙周病統合治療」的方案,這個治療一年內可以洗牙4次,只要之後能自我每晚睡前潔牙乾淨,幾乎就沒有大礙了。不過,如果到達中度或重度,也就是拍x光後,發現牙齒周遭的骨頭開始流失、牙齒也有動搖的時候,光做基本清潔,可以回復的機率就比較低。所以遇到這種情況,醫師常常會建議,後續要做牙周翻瓣手術,或是牙周再生手術。他代表的是,當骨頭已經流失了、沒辦法自己長回來的情況下,要把牙齦切開,將裡面的爛肉、感染物清創乾淨之後放骨粉,再用再生膜包覆起來。
這些手術的過程都會上麻藥,結束之後,也不會有太大的腫痛不舒服。但修復期會造成一些生活困擾,手術部分可能一兩個禮拜不能咬,也只能用漱口水清潔。不過近期開始發展微創牙周治療,靠著新技術輔助,直接從牙齦溝進去、把深層的髒東西清乾淨,同時放入輔助性的再生材料,幫助牙周骨頭再生。麻藥退了之後,可以馬上正常的進食,也可以幾乎同時間治療整口,大大提高了舒適度與治療效率。
解決牙周病,能減少百病?
牙周病就是一種細菌相關的發炎疾病,不治療細菌就有機會跟著血液循環,跑到其他器官,像有研究發現失智症病患的腦中出現牙周病細菌。牙周病也被認為跟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中風等等疾病罹病風險有關聯,所以學習如何保養清潔自身牙齒,擁有良好的口腔衛生觀念是能受益一輩子的!
最後,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與自己TONE調相符的醫生,擁有一口健康、漂亮,乾淨的牙齒!
Comentarios